"境"即情景、場境或氣氛。要培養(yǎng)幼兒閱讀的興趣,首先就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情境,調(diào)動幼兒多種感官的參與,給予幼兒以多種刺激,幫助其更好地理解跟體會繪本作品。在小班繪本閱讀活動中,我嘗試運用以下方式創(chuàng)設恰當?shù)那榫场?/div>
1.借助環(huán)境設計情境
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幫助幼兒獲得感性經(jīng)驗,再現(xiàn)作品內(nèi)容,增進幼兒對作品的理解。溫馨舒適的閱讀環(huán)境也可以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
例如,在靠窗采風、通風好的地方創(chuàng)設一個圖書角,為孩子提供一個舒適、寬松、陽光、安全的閱讀環(huán)境;布置和設施家庭化,顏色鮮艷豐富,讓幼兒感受到家的氣氛,產(chǎn)生安全感、信賴感;另外,提供柔軟的沙發(fā)、地毯、抱枕、靠墊、小床、絨毛玩具、小娃娃等,讓圖書角變成了幼兒最想去最愛去的樂園。
2.運用藝術渲染情境
音樂具有獨特的感染力,不同旋律、不同風格的音樂能引發(fā)不同的聯(lián)想和想象,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在小班繪本閱讀活動中,如果教師選取的音樂基調(diào)與故事所表達的意境及情節(jié)的發(fā)展相一致,就能夠達到渲染情境的效果。如繪本《拔蘿卜》對小班幼兒來說是耳熟能詳?shù)?,賦予傳統(tǒng)教材新的生命力是我力圖解決的問題。于是我圍繞"種蘿卜""拔蘿卜""抬蘿卜"三個場景,選擇了適宜的背景音樂來閱讀繪本。隨著音樂旋律的變化,幼兒仿佛置身在田地里,體驗到了不同的情感變化,將繪本閱讀變得更加趣味化。
如果說音樂是抽象的藝術,繪畫就是形象的藝術。在小班的繪本閱讀活動中,有時候畫幾幅與繪本內(nèi)容相關的簡筆畫就能讓幼兒對于繪本故事內(nèi)容的理解變得更加清晰。如在繪本閱讀《好餓的毛毛蟲》中,我用簡筆畫簡單畫出"一個蘋果→兩個梨→三個李子→四個草莓→五個桔子"等卡通符號,插入箭頭幫助幼兒清晰地梳理了故事發(fā)展的順序,將抽象的感念形象化,也讓幼兒的閱讀活動豐富得多,也深刻得多。
二、讀:唱響繪本閱讀的主旋律
"讀"即閱讀,是幼兒認知和閱讀經(jīng)驗的積累過程,也是幼兒對環(huán)境、事物、情感的感悟過程。它需要成人以閱讀者的身份加以精心關照與呵護,讓幼兒充分體驗讀書的味道和樂趣,逐步養(yǎng)成愛閱讀、會閱讀、善閱讀的習慣和技能,從而使早期閱讀成為幼兒的精神享受。
繪本的特點決定了教師在設計閱讀活動時,要注重畫面和文字的配合,調(diào)動幼兒聽覺和視覺感官的參與,讓幼兒在"有聲有色"的閱讀活動中愛上閱讀。
1.有聲:教師聲情并茂講繪本
在繪本閱讀活動中,小班幼兒更喜歡用耳朵而不是用眼睛"看"繪本,由于幼兒注意時間短,教師要聲情并茂地講繪本,并配合動作和神態(tài)演繹繪本內(nèi)容,以吸引幼兒投入到活動中。
我還根據(jù)圖畫書的內(nèi)容設計相應的兒歌,幫助幼兒體會繪本閱讀帶來的樂趣。如在繪本《小金魚逃走了》,幼兒觀察小金魚的模樣后,可以用兒歌概括出小金魚的特點,"波波魚、穿紅衣,圓圓身體小尾巴,黑黑眼珠白眼眶"。在繪本《小鞋子,走一走》中,我邊念兒歌邊領著幼兒模仿"小鞋子走路":"小鞋子走一走,快快走,吧嗒吧嗒;慢慢走,吧嗒吧嗒;小鞋子走一走,腳尖走,一二一;小鞋子走一走,腳跟走,一二一。"
2.有色:幼兒興趣盎然猜繪本
繪本中的豐富插圖彌補了文字的不足,幼兒在閱讀活動中,一般通過閱讀畫面來理解故事。教師可以預設一些問題,引導幼兒注意畫面中的細節(jié),閱讀前后兩幅圖之間如何串聯(lián)起一個故事。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興趣盎然地猜測故事的發(fā)展,感受畫面中流露的情感,盡情遐想畫面以外的世界。
上海新東方夏令營課程總匯>>
可見,閱讀繪本與幼兒的想象力發(fā)展有著極密切的關系。在閱讀《好餓的小蛇》時,可以先露出小蛇身體的一部分,讓幼兒猜猜是什么,接著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小蛇的肚子,讓幼兒根據(jù)小蛇肚子形狀的變化,猜猜小蛇吃了什么;在繪本《小黃和小藍》中,可以逐一出示黃色、藍色的色塊后,啟發(fā)幼兒說說還有什么是黃色的?哪些東西是藍色的?小藍和小黃緊緊擁抱后變成綠色,你們見過哪些東西是綠色的?你們可以用綠色畫些什么呢?
三、玩:掀起繪本閱讀的小高潮
對于小班年齡的幼兒來說,他們更喜歡可以"玩"起來的閱讀材料,于是我們在小班的繪本閱讀中進行了以下嘗試。
1."玩"法一:將關起來的繪本打開來
小班幼兒的閱讀有別于大年齡幼兒,他們最初是隨自己的意愿"看書",這種"看"的方式不是有意識地一頁頁翻閱,而是用小手一抓,一把一把地捏著書頁,把書翻個遍,很難耐心地一頁頁看完,總是急于了解最后的情節(jié)。根據(jù)小班幼兒這一獨特的閱讀習慣我們嘗試將關起來的繪本打開來。
我們選擇了繪本《大衛(wèi),不可以》,將繪本中的畫面制作成大圖片,一頁頁地貼在區(qū)角的墻面上,使孩子能一目了然地閱讀連貫的故事情節(jié),滿足了幼兒急于想了解所有故事情節(jié)的欲望,同時讓融入繪本的環(huán)境,無形中成為了幼兒的閱讀資源,使閱讀無處不在。
2."玩"法二:充分挖掘繪本的游戲性
小班的幼兒善于運用肢體語言與形態(tài)語言,逼真地表現(xiàn)他們對作品內(nèi)容的理解,讓幼兒適當?shù)?quot;動"起來,將繪本教學融入到游戲活動中,有利于調(diào)動幼兒的學習熱情,維持幼兒對繪本的持久興趣。
如在繪本閱讀《黃色的……是蝴蝶》中,我們根據(jù)繪本的特點設計了幼兒最喜歡的捉迷藏游戲,制作大的繪本圖書,讓幼兒去尋找蝴蝶,每到一個場境,幼兒都會先猜測,問"黃色的,是蝴蝶嗎?"整個游戲過程,無需教師作過多解釋,就在揭曉謎底的反復游戲中,孩子們體驗并理解了"黃色的,是不是蝴蝶?"這一繪本的主旨含義。表演游戲,讓幼兒在原有的閱讀基礎上不斷復述和鞏固故事情節(jié),使整個繪本變得可以"動起來,玩起來"。
"境、讀、玩"三者共同激發(fā)著小班幼兒的閱讀欲望,更好地幫助幼兒實現(xiàn)與繪本的對話,誘發(fā)了幼兒閱讀的主動性,讓幼兒體驗到了閱讀的快樂,為小班的繪本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樂趣。讓幼兒與繪本圖書交朋友,這不僅能夠從小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興趣,而且能夠充實幼兒的內(nèi)心世界,賦予幼兒多種發(fā)展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