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走出孤僻
清華大學夏令營小編了解到,孤僻主要表現(xiàn)是不愿與他人接觸,對周圍的人常有厭煩、鄙視或戒備心理。這種人疑心重,易神經(jīng)過敏;辦事喜歡獨來獨往;總以為別人瞧不起自己,擺出一副了不起的樣子。其實內(nèi)心很虛弱,很怕被別人刺傷,于是把自己禁錮起來,不與人交往。如果別人真的不理他,他又認為自尊心受到了傷害。由于人際關(guān)系不良,孤僻者的內(nèi)心很痛苦,情緒長期壓抑,陷入寂寞、抑郁之中,精神消沉、頹廢,易出現(xiàn)恐怖心理。長期孤僻易導致種種身心疾病。
孤僻性格產(chǎn)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與幼年創(chuàng)傷經(jīng)驗有關(guān),如父母離婚,使孩子遭遺棄;體驗孤獨與焦慮;或缺乏母愛;家教粗暴;享受不到家庭溫暖,有些學生在人際交往中遭到挫折,變得怯懦、退縮,不愿與人交往,形成孤僻性格。
孤僻性格怎樣矯正呢?
1.社會支持療法。學校與家庭配合,改善孤僻者與周圍人的關(guān)系,特別是應注意融洽親人及同學之間的關(guān)系,滿足他們愛與歸屬的需要,讓他們感到家庭和班集體的溫暖,心理上有安全感,消除戒備心理,能夠接受別人并與之交往。
2.擴大交往范圍。當孤僻者能夠接受別人與他交往時,要給予強化鼓勵,并幫助他們主動與別人交往。從同親戚交往,到同親戚的朋友交往;從和一個同學交往,到同這個同學的朋友交往,逐漸擴大交往范圍,讓他們走出封閉的自我。對于嚴重孤僻不與人交往的學生,可以先讓他們同比自己年齡小或低年級的學生交往,以顯示他們的交往能力,提高他們的自信心。
3.鼓勵他們多參加集體活動。特別是多與性格開朗的人在一起活動,情緒受到感染,也會使自己變得開朗起來。
上一篇:心理健康的五種營養(yǎng)素
下一篇:把握青少年心理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