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孩子生活好了起來,看到我們的學生大手大腳花父母親的血汗錢,這對父母的饋贈從不言謝,對朋友的幫助少有道謝,稍有不如意,便大發(fā)牢騷,總覺得世界欠自己太多,社會不公平,動輒訴諸暴力,或以死相脅,一不小心就走入兩個極端,或者目空一切,或者內(nèi)向自卑……而傳統(tǒng)的學校德育教育在學生眼中再也不象以往那樣神圣和讓人心服口服。
南京中小學生夏令營知道傳統(tǒng)德育弱化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為它的單一價值觀、物化個體以及其自始至終由外而內(nèi)的“ 外爍”傾向。
我是不是應該尋找一種道德的人本理解,以人的方式把握和理解,它可以真正促進人的主體性的發(fā)展,使人最終成為人。毫無疑問,感恩教育是一個較好的選擇。感恩可以消解內(nèi)心所有積怨,感恩可以滌蕩世間一切塵埃。
學會知恩圖報是要讓學生知道,并非大恩大德的舉動才是報恩,對別人點滴的行為知道報答也是報恩。這里落實到學生的具體生活中可以是對父母的點滴孝心,對師長、同學朋友的看似微不足道的關心,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注等等。這樣的心與行為會增強人與人之間的人情味,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使感恩教育真正融入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