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旅行團》在去年演出時,臺下有位小朋友看到主人公手里的道具突然大喊:“把它變走把它變走。”臺上的主人公突然停下來看著這位小朋友,隨手一揮道具便消失了。小朋友很高興,卻嚇壞了小朋友的媽媽,以為自己的孩子闖了禍。臺上的魔術師便又是一揮手,道具重新出現(xiàn)在手中,故事才得以繼續(xù)發(fā)展。在觀看《魔法旅行團》的演出時,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
以前看兒童劇,常聽到家長抱怨,生硬的互動毫無創(chuàng)新點,尤其是對于大一點的孩子來說,當臺上的主人公詢問小朋友的意見時,如若遇到不同的意見卻又不得不按照已經(jīng)規(guī)劃好的安排來進行,覺得可笑又很無奈。本次演出團隊一改這樣的互動形式,根據(jù)自身魔術的特點,將互動的可能性變得更多,效果也更加驚人。所以,所有觀看演出的小朋友們盡可以多多提出他們的想法,“我會盡力去滿足每一個小朋友的要求,我會讓他們感覺我是跟他們在一起的,讓他們相信魔法的存在,讓小朋友們相信一切真的可以發(fā)生。”《魔法旅行團》的主演王禹如是說。
無論是劉謙在春晚的舞臺上表演的近景魔術技驚四座,還是現(xiàn)在電視上正在熱播的少兒魔幻電視連續(xù)劇《巴拉拉小魔仙》,魔術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人喜聞樂見卻神秘感最強的藝術形式。要知道,魔術的學習內(nèi)容非常繁雜,舞臺魔術你要學舞蹈、形體、臺詞、聲光電,近景魔術還要學習邏輯、心理學、手的靈活程度等等。
孩子學魔術最主要的是可以開發(fā)他們的思維邏輯和協(xié)調(diào)能力,這些對于小朋友的成長是有利的,國外甚至有魔術課程的設置。《魔法旅行團》的表演以及互動也非常希望在場的小朋友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小朋友是最有想象力的人,最有可能提出各種匪夷所思的想法。在這個劇的創(chuàng)作過程當中,制作單位也是多次邀請小朋友觀看排練,記錄他們的反應和想法,以完善自己的創(chuàng)作。因為小朋友總是提出很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而魔術正是要去完成那些不可能的事情。正是因為魔術與小朋友們之間的微妙關系,《魔法旅行團》劇組將向社會公開召集小演員參與此次工人體育館的演出。除此之外,演出團隊一直強調(diào),劇組里的每一個演員,無論他們走在哪里,在哪里演出,他們就是禹神王子,就是撲克弟弟,就是小花仙,就是劇中他們所飾演的人物。演員們不是一群會變魔術的人,而是一些會魔法的精靈。要求他們無論何時何地都要為小朋友們表演魔術。所以或許當小朋友們還未走進工人體育館時,如果碰巧遇到演員,只要你想看,即使是在劇場外面,他們就會為你駐足,臨時為你表演魔術,讓你感受魔法的神奇。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閱讀上一篇:歐亨利的伎倆 魔術簡介
閱讀下一篇:魔術的技巧 你學會了嗎?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