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要達到高層次、高質(zhì)量的溝通境界,溝通的雙方必須是處于一種平等的、輕松的、自然的狀態(tài)下,才有可能達到情感的真實的流露,也才有可能真正達到心與心之間的碰撞。為此,家長首先應以平等的身份,與孩子進行輕松的交談。家長不妨蹲下來,低聲細語與孩子進行對話,聽聽孩子的心聲,說說自己的看法;同時還應允許孩子對問題持有不同的觀點和進行必要申辯的機會,不要過多地干涉孩子、限制孩子,應還給孩子自主權、自決權、隱私權。其次是家長應尊重孩子,把孩子看成是一個獨立的成員。尊重是一種接納,家長對孩子的這種尊重、接納應是無條件的,它包括接納孩子的長處和短處。尊重是一種信任,家長應相信孩子的能力,相信孩子能改正缺點,不斷地成長,而不是著眼于眼前如何如何。如果孩子得到了家長的這種信任與接納,他們內(nèi)心就會獲得一種被尊重的自我價值感,同時對家長充滿了信任與尊敬,這是順利進行溝通的首要條件。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閱讀上一篇:學會傾聽孩子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