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我國,溺愛孩子已經(jīng)很普遍,很多家庭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父母在外工作,把孩子留給老人,而老人對孩子的餓溺愛程度大家可想而知。造成的后果是孩子叛逆自私。對于這種現(xiàn)象,上海新東方夏令營表示,家長教育孩子需要自己著手,不要耽誤了孩子的最佳教育時間,下面來看看國外的父母都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吧:
新西蘭父母冷處理:讓孩子體驗后果
新西蘭 Bernny兒子2歲半,女兒半歲
在新西蘭,打孩子是一種違法行為,因此,父母一般都不會體罰孩子。如果兒子在公共場所鬧騰,只要不影響到別人,Bernny一般都會采取冷處理的方式對待孩子,比如隨他鬧去。如果影響到別人,Bernny會將孩子抱走,將他放在一個比較開闊而安靜的地方,讓他繼續(xù)鬧,直到他鬧夠。Bernny認為,孩子鬧是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者通過這種方式來達到他的某些目的。
日本父母避免當(dāng)眾處罰:給孩子留下自尊心
日本 TsukuBa兒子2歲半
對日本家庭來說,父親是絕對的權(quán)威。正是因為習(xí)慣了服從,所以日本人才成為最守紀律、最富于集體主義精神的民族。如果孩子犯了錯誤,日本父母會采取各種措施懲罰孩子。比如取消孩子外出玩的計劃,甚至讓孩子餓上一頓,或者進行適度的體罰等等。
但是,如果孩子在公共場所犯錯,父母一般不會當(dāng)眾處罰孩子。
韓國家長懲罰有新招:沒收孩子的手機!
對于那些任性不聽話的孩子們,作為懲罰,父母如果不希望使用體罰或者把他們和活章魚一起關(guān)進衣櫥的話,可以考慮沒收孩子們的手機。
韓國一家廣告公司的研究表明,手機現(xiàn)在已成為韓國青少年最鐘愛的私人用品,沒收他們的手機無異于讓他們抬不起頭來。
Cheil Communication的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對于13到15歲的青少年,有77.5%認為手機是一項“必不可少”的裝備,對16到18歲的年齡階段,這一數(shù)字是76.7%。
調(diào)查表明如果失去手機,青少年會感到孤獨無助。沒收他們的手機,將是一種很有效的懲罰。
美國家長的法寶:“計時隔離”
在美國的家庭及幼兒園中,父母和老師常常用一種叫做“計時隔離”的方式來“懲罰”一時不守規(guī)矩的孩子。例如:當(dāng)孩子在家不聽話瞎胡鬧,或者和別的小朋友打架時,父母就會把他抱進他自己的臥室,讓他獨自呆上3分鐘。3分鐘后,父母會準時把他抱出來,并借機對他進行說服教育,督促其改正缺點。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在幼兒園,這種教育方法都很有效而且對孩子具有一定的威懾力。
以上便是新東方泡泡夏令營為家長們介紹的各國的教育方式,希望父母們能有所啟發(fā)。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guān)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閱讀上一篇:將情感教育更多地融入舞蹈教育
閱讀下一篇:薄弱的學(xué)生經(jīng)常犯同樣的錯誤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