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英語口語夏令營談談小學英語獨立段教學的那些方法,和他們的思考,看看你是否明確這樣的方式。
獨立語段教學特色——“語段”與“意群”
首先,對于“語段”的概念,即按照“意群”將“語言”劃“塊”或劃“段”。而人的“思維”是“以群而思”,即“同類思維”往往“同時發(fā)端”(而非“東想西想”之類)。同時,也正是由于“語段”必須遵循“意群”而成其“段”,故而源于“意群”劃分不同,“語段”也便可大可小。既然“語段”所反映的是“語言表述”背后人的“思維意群”,既然人的思維是以意群的方式進行組織,乃至透過語言進行表述,那么我們對于“語言”的“認知(即:獲取信息)過程”,乃至“習得(即:掌握信息傳遞方式)過程”,也就必然需要從“語段”出發(fā)。我們對“語言”的了解和掌握,其最終目的并非“語言”本身,而是在于語言背后人的思維所在。
注重整體建筑 - 而非室內(nèi)細節(jié)
總體而言,朱浦老師的《小學英語獨立語段教學的實踐與思考》給我的感覺是其教學風格猶如我們帶著孩子走進一所新房子,沒必要告訴他們一磚一瓦,孩子首先看到的是房子都整體結(jié)構(gòu),然后才是房間庭院,然后才是門窗走廊,進而才是地毯窗簾。這一過程符合孩子的自然接受過程。其閱讀教授,更為注重整篇語義而非單句各詞,詞句表意均為篇服務,而不至學生為詞學詞,為句學句,最后習得詞句,卻忽略文義,以至于忽略詞句在文中的表意。
中文故事閱讀過程 - 注重整體情節(jié)
這就如同我們小時候的語文閱讀習得一般,對于我們而言,無論是聽講故事還是閱讀故事,父母都是以引導我們以抓住整體故事情節(jié),乃至更深一步故事意義為主,而非逐詞逐句的進行詞匯或句構(gòu)的辨析。例如《龜兔賽跑》,我們第一次接觸到這個故事,我們所關注的一定是兔子本應比烏龜跑得快,但結(jié)果卻是烏龜贏了。進而父母會引導我們?nèi)ヌ角筮@個故事的意義在于:人不能驕傲。
獨立語段教學 - 最理想的閱讀認知過程
其實,這一過程就是所謂“最自然的閱讀理解”過程,中文閱讀是這樣,英文閱讀也是這樣。因為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首當其沖的閱讀目的是在與了解文章整體內(nèi)容,而非某個詞句的運用。詞句語法對于我們而言,一定是為更好的了解閱讀的整體內(nèi)容而服務的。即便中文,也許在整個閱讀過程中我們也會對某個詞句有所不解,但這并不會影響我們對整篇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甚至于很多時候,當我們對于整篇故事情節(jié)有所了解后,我們所不解的那些詞句,其表意也會隨著整篇故事的講述而凸顯出來,不言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