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文章的時候,我先給大家講個故事吧。那是一個每個師大人都應(yīng)永遠銘記的年份——1938。那一年,我們的學(xué)校始建了;還是那一年,隨著一場史無前例的大火,這座城市卷入了漫長的鐵血抗爭。罪惡而兇殘的日本侵略軍,在華北和華中肆虐了大半年,帶著不可一世的驕狂,向湖南撲來。倭寇所過之處,房舍盡遭焚毀,軍民慘遭屠戮,老人、婦孺亦不能免。
計其殺人方法,有刀劈、槍刺、槍殺、掃射、火燒、藥炸、水淹、油燙、活剮、碾壓、剖腹……不一而足,又有各地頻報倭寇食人,亦為事實。
而最悲慘的,莫過于女同胞所受之摧殘,其殘忍程度,是任一正常人聽聞哪怕千分之一都難以堪的。就是這些畜生,在我三湘大地作惡,要吞并我們??墒撬麄冨e了。這里的人民從來都沒有屈服的概念。“男兒欲報國恩重,死到沙場是善終!”經(jīng)過反復(fù)三度爭奪,日軍終于沒有得逞,長沙守住了。
現(xiàn)在我們回過頭來看看這些今天稱之為“先烈”的人們吧。他們離我們遠嗎?他們同樣為這里的山水養(yǎng)育,同樣來自這里的一個個農(nóng)家和市鎮(zhèn),同樣的鄉(xiāng)音,揚著同樣的年輕甚至天真的臉龐,同樣的為著一個目的匯聚到岳麓山下,同樣的頂著烈日行進著,不同的,是他們已經(jīng)靜靜地躺在后山了——再不會醒來了。為什么是他們?如果時間倒置,會是我們嗎?當我們面臨國與家的危亡,我們會作何行動?
國防只是軍人的事嗎?戰(zhàn)事不會波及平民嗎?好好想想吧。幸好這不是真的,但又正如當年軍歌、現(xiàn)今國歌所唱: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故國雖大,忘戰(zhàn)必危。——這永遠都有可能是真的。為了和平的停留,為了寧靜的薔薇,拿出短短兩周的時間參加軍事訓(xùn)練,何樂不為。這是我們對國家的責(zé)任,對血脈的責(zé)任,更是對家庭對自己的責(zé)任。軍訓(xùn)苦,心里累,流血汗,無所謂。想想那些本該健在的“先烈”吧,想想爸爸媽媽吧,想想所愛的人和這片熟悉的土地吧,想想兒時的嬉戲,甚至是想想那些游蕩的時光吧。汗水澆灌的是堅強的體質(zhì),暴日考驗的是強大的精神。青年強則中國昌,青年弱則家國喪。我們這里沒有孬種!像戰(zhàn)士一樣拼命吧!當我們苦練之時,勝利即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