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是個平凡而普通的鄉(xiāng)村婦女。她的手指上沒有戴過戒指,卻留下了老繭、刀痕和數(shù)不清的裂紋。母親的手是風(fēng)中砍柴的手,是雨中下地尋野菜的手,是夜晚拍兒子入睡的手,是兒子遇到不幸時幫兒子抹淚的手。
一年四季,不管是炎熱酷暑或是霜天雪地,母親都是在我們兄弟朦朧的睡夢中早早起床,系上圍裙,用那雙手,洗呀、涮呀、擦呀忙個不停,待村頭上工的鐘聲敲響,便急忙扛起鋤頭,消失在綠色的田野里;夜里,拖著疲憊的身體,在閃爍不安的煤油燈下一針一針地納制鞋底、縫補(bǔ)衣服。母親還每年堅持播種小麥,成熟后割倒,再在烈日下打碾,然后回到廚房,和面搟面,讓我們品嘗富足生活的甜蜜。清楚地記得,我當(dāng)兵臨走時的背包,還是母親親手給我打成的。
不知不覺,過了春節(jié),我的假期也到了。
臨走前,我想給母親送點(diǎn)禮物,可想了半天,也不知道送點(diǎn)什么好。后來看到母親在鏡前用手梳理她的縷縷白發(fā),我猛然想起一句有名的廣告詞:推動搖籃的手是最舍不得享受的手,別再讓母親辛勞的手空著!對,送塊手表給母親。
當(dāng)我把那塊用自己的稿費(fèi)購買的手表戴在母親手腕上的時候,母親不自然的抬起右手笑了:"大半輩子沒有戴表也過來了,每天都跟著太陽走哩!"
我知道,多少年來,母親的心里揣著一塊大表,走著人生的陰晴圓缺。時間牽引著她慢慢地走過青春韶華,以至走向衰老。母親不會寫歌,卻能奏出和諧的鍋碗瓢盆交響樂;她不會做畫,卻能繡出精美的龍鳳祥。一切情節(jié)和材料,經(jīng)過她的那雙手,都能變成合情合理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