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寧寺塔)
天寧寺在北京宣武區(qū)廣安門外濱河路。北魏孝文帝創(chuàng)建,初名林光寺,隋仁壽二年(公元602年)改名弘業(yè)寺,唐時又稱天王寺。
金代更名大萬安寺,元末毀于兵火,明初重建,明宣德時改稱天寧寺。
天寧寺坐北朝南,現(xiàn)存古塔1座,清代重建山門、彌陀殿及乾隆二十一年(1756)、四十七年(1782)兩次重修天寧寺碑記等。
天寧寺塔始建無明確紀年。據(jù)梁思成考證應為遼代所建,明、清兩代曾進行過多次修葺,是北京現(xiàn)存著名的古塔之一。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6年7月唐山地震波及北京,天寧寺塔頂部受損嚴重,塔剎坍塌,塔桿外露,個別磚雕也被震壞。1991-1992年對天寧寺塔進行了大修。2002年國家出巨資重修天寧寺塔院:4月舉行工程開工儀式。2007年7月7日舉行盛大的佛像開光儀式?,F(xiàn)在對公眾免費開放。
(走進天寧寺山門便是座北朝南的大殿――接引殿。)
(天寧寺香火旺盛,每逢初一和十五和佛教節(jié)日都要舉辦法會。)
天寧寺寺院建筑歷史上歷經(jīng)多次殘毀,但磚塔仍為遼代遺物。1938年重修時,天寧寺留存天寧寺塔、山門、接引佛殿和兩配殿。天寧寺著名的天寧寺磚塔是北京地區(qū)保存較早的古塔。天寧寺塔被譽為遼代磚塔的代表作,塔高57.8米,平面呈八角形,共十三層,是密檐式磚砌實心塔。
同時該塔又是研究遼代南京(今稱北京)城址地理位置的重要依據(jù)。又由于歷史上這一帶原是遼金時代的都城中心,都城已毀,但此塔尚存,是北京歷經(jīng)五朝古都(遼、金、元、明、清)唯一的地面見證物。同時該塔又是研究遼代南京(今稱北京)城址地理位置的重要依據(jù)。
(天寧寺塔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造型藝術(shù)之美。)
(古塔前的兩枝鮮花代表了歷史的傳承和延續(xù)……)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guān)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閱讀上一篇:10/31北京游:胡同游-什剎海-恭王府-后海酒吧街
閱讀下一篇:感受北京城精彩快樂游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