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們不止一次聽到父母愛孩子至深,會認為要一切為了孩子,所以無條件為孩子犧牲,只有這樣才會保證孩子全方位受到呵護。
國內(nèi)中小學夏令營認為作為父母,人要在最關(guān)鍵在于如何能夠成為孩子們的引導(dǎo)者,要幫助他們看到未來,只有這樣才可以走上屬于自己的人生道路。那么,如何成為好父母呢?
所以首先引導(dǎo)孩子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標。為了目標,計劃好自己的人生,日積月累,始終進步,并有能力去幫助和影響他人,方能成為孩子的好榜樣。如果父母沒有這樣的能力,不能給孩子適當?shù)闹笇?dǎo)和幫助,不能讓孩子從內(nèi)心里感到敬佩,那么,孩子們自然不會向他們學習,即使他們?yōu)楦改傅酿B(yǎng)育之恩感激不盡。
僅僅有能力養(yǎng)育孩子,卻沒有能力引導(dǎo)孩子的父母,并不是合格和優(yōu)秀的父母。父母自己一定要有目標意識,即使為人父母了,也要繼續(xù)努力。父母的人生應(yīng)該是完整的,不能被孩子所隔斷。做到這點,反而會比無條件犧牲更難。但是,這才是真正愛孩子,也愛自己的父母要選擇的路。
在這一點上,我們要想想,現(xiàn)在我對孩子的所作所為是不是出于真正的愛?我是否被一定要為孩子無條件犧牲的這種價值觀所包圍,執(zhí)著于孩子,而忽視了讓自己成為被孩子所尊敬和愛戴的父母?我是否將孩子看作是去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夢想的代理人?
父母生育了孩子,但并不能擁有孩子。父母和孩子從一開始就是各自獨立的,大家都有自己的人生之路要走,如果愛孩子,就要從“好母親情結(jié)”中擺脫出來,努力做自己。
最好的家長都是孩子的引導(dǎo)者,為孩子的成長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