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結(jié)束國際游學夏令營的旅程,心中總是有一些說不出的感覺,只覺得是五味俱全,酸甜苦辣似乎都嘗試了?;匚哆@幾天游學在名校之旅,深深地感觸了我。
第一天在機場導游接到我們,就首先出發(fā)去牛津。從小到大,就生活在一些石市森林里面,抬頭沒有天空,一棟棟高聳的樓直戳進天空,我就猶如是一只井底之蛙,以為天空就這么小。來到牛津,首先入目的肯定是那些古老而精美的建筑,我記得我生活的一個小鎮(zhèn)旁,有一個特別的旅游區(qū),叫“歐洲小鎮(zhèn)”,那里都是給我們中國人感受外國的建筑。而如今我親身來到了英國,感受到了他們正在生活的一個繁華都市,古老的建筑,毫不影響我觀看大大的天,沒有高樓,只有一排小洋房,像一把放大鏡,把天空放大了。突然我感覺我來到一個很廣闊的世界,毫無壓迫感,讓人很放松,很慢條斯理。
小時候也經(jīng)常聽人說,長大了要去清華北大,也有說,長大了要去牛津劍橋。我去過北大參觀,一進校門都是人,我想找個地方,隨便問個人,卻得到“不好意思我不是北大的”的回答,再問,如是者再。我當時就想知道,一個學府里面,游客是不是比學生多呢。而我今天到了牛津,有同樣的感嘆,我沒有見到牛津有專門的校門,只有被一條條商業(yè)街捆扎起來的各個學院,我們四處拍照,吵吵鬧鬧,我心想,會不會吵著別人呢。但后來,我想應該是庸人自擾吧。如是者,我成為了千萬游客中的一員,牛津大概是一間理科的高等學府吧,以前經(jīng)常聽別人說,文科沒出息。讀理科好。但我想了一下,我是感覺外國的理科是真的能出科學家的,而我們從小就一直說的“我要當科學家”的夢想,其實又有多少實現(xiàn)了呢?牛津也有一座嘆息橋,聽說是連著一棟宿舍和一間課室,課室是用來考試的,所以在學生路過這橋的時候,總是會有嘆息四重奏,聽上去真有意思。還有神學院,其實這個對我來說有點神秘感,在中國還沒聽說過有神學的,難道是因為英國人信基督所以有神父什么的?但中國也沒人學佛教啊?哈爾濱佛教大學?哈佛?哈哈,just joking~但不久就解散,自由逛街了。其實游大學,你不進去感受一下,是很難體驗出那種氣氛的,但也不可能讓你進去感受,所以說,就是參觀嘛。
而在回國的倒數(shù)前幾天,我們?nèi)チ擞诙雒膭虼髮W。感覺劍橋就更大了,但這里的繁華卻不同于牛津的繁華,大概是因為這里有一條康河貫穿,散發(fā)出一種牛津所沒有的舒適感,所以不禁感嘆了一句,劍橋真適合養(yǎng)老啊!我們坐船游康河,越過嘆息橋,輕輕的我來了~ 船夫會說中國話,講笑話,把我們逗的哈哈。船夫男男女女的肌肉都好厲害阿。然后巡禮逛學院,給我印象最深的當然是國王學院,好大好美。三一學院緊隨第二,牛頓的母校,蘋果樹就在門前,風景優(yōu)美,劍橋最有錢的學院,真power!后來還和劍橋的中國研究生聊天,我是當然沒有留學的想法了,首先高昂的學費我家庭就承受不了,再者英國的飲食實在讓我太受不了了。哈哈,但能在這里留學的人,肯定都是牛人中的牛人,首先這點才華,我就趕不上了。但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其各自生存的層次,只要我活得高興,我不必要必須去做超人,只要做好我自己,在哪里,都勝如劍橋。不是說我沒有追求,而是,我該清楚自己屬于哪里,要過怎樣的生活。要平凡,但不平庸。
然后再總結(jié)一下清華北大和牛津劍橋,首先,牛津劍橋相差個十萬八千里的,不存在區(qū)域保護,這是我最欣賞的地方。而清華北大,北京學生被錄取的幾率是湖南省的幾百倍,這,真是,有好知識不如有個好戶口?中國教育,不該是這樣的。應當讓有能力的人,尋得平等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