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個年代生活水平高,孩子從小物質充裕、環(huán)境舒適,不僅沒吃苦,甚至吃得太甜、吃得太好。這樣完全不給孩子吃苦的教養(yǎng),會出現許多后遺癥。因為孩子一旦習慣了想要就有,他就會逐漸養(yǎng)成“我想要,就得馬上滿足我,這是我的權利,理所當然”的價值觀。認為舉凡他需要的,別人都應該滿足他,碰到挫折也特別容易不耐和憤怒。
吃苦夏令營認為價值、道德這個層面,小時候應該要積極的建立行為準則;青春期時則應著重在道德的概念、價值的重整。當青少年有一天開始挑戰(zhàn),或質疑時,就是他本身要面臨階段的轉換,那是好事。震蕩之后,他自然會找到一個最適合他自己的價值體系。
人生晚吃苦不如早吃苦。吃苦是很累,但唯累過,方得閑,唯苦過,方知甜。讓孩子大膽地走出去,去迎接風霜雨雪的洗禮,練就一顆忍耐、豁達、睿智的心,幸福才會來。
相關文章推薦: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閱讀上一篇:請少年參加的吃苦夏令營優(yōu)勢是什么?
閱讀下一篇:農村生活體驗夏令營是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