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心智夏令營所崇尚的教育理念,在這探討了關于幼兒階段學什么最重要的話題,希望和爸爸媽媽們一起分享。而以下內容就是來自香港知名幼教的原文分享,希望會給有需要的家長帶來所需要的幫助。
關于小朋友需要在幼兒園階段學什么,因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從普遍的、理論性的方面來回答,那什么知情意的發(fā)展之類的,而會忽略了小朋友成長的最主要的問題,又怎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中成長?在我們社會期望他在6歲的時候擁有什么特征?會有很多人會看著所謂的西方研究,關于小朋友要自由,作為小盆友不能學太多學業(yè)知識……沒錯,這些是放在西方社會背景中,確實無懈可擊。但是這是在中國,小盆友將來要讀個重點小學,重點中學,重點大學,長大了要跟十多億人競爭。
那么,在幼兒階段,小朋友要學什么?
其實教育要面向后現(xiàn)代。那什么是后現(xiàn)代?一棟大廈修得又高又直,叫現(xiàn)代化;一棟大廈修得不高,但是奇形怪狀,就叫后現(xiàn)代。也就是說,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不是為了讓兒童成為大家所期待的又高又直,而是要奇形怪狀,有自己的特點。建筑的形狀和功能性是不矛盾的,優(yōu)秀的設計師可以設計出漂亮的獨特形狀,并且將功能最大化開發(fā),比如貝聿銘的建筑,就是典型的后現(xiàn)代化風格。如果說,兒童的性格、愛好等是建筑的外形,那么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是功能性。
幼兒教育中,最重要的,不是學什么內容,而是用什么方法來引導兒童學習。因為兒童最開始習得的這些學習方法,會影響其余后的學習、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坊間很多磚家叫獸號稱不要兒童背詩詞啊,做數(shù)學題呀之類的,我覺得這些都是避重就輕。如果方法得當,兒童可以在背唐詩宋詞的時候,學習到很多東西。比如“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這首詩,可以教兒童認識方位詞,上下里外,可以認識鳥類,用其他鳥類名詞來替換“黃鸝”“白鷺”,引出對大自然中雪山的認識,進而比較雪山和其他山的區(qū)別,一起探索“為什么雪山的雪不融化?”這又引出自然科學方面的興趣。還有交通工具“船”,可以通過問小朋友“為什么古代人去很遠的地方不坐飛機、汽車?”引出他們對交通工具選擇的了解和認識。唐詩最大的特點是具有畫面感,但是又不會局限兒童的想象力,可以讓兒童自由作畫,自己增加或者減少詩詞內容畫一幅畫,并給小伙伴或者父母介紹自己的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