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是農歷壬辰龍年的第一個節(jié)氣——立春,俗話說,沒過十五還是年,習慣了“春種、夏鋤、秋收、冬閑”的農民們現(xiàn)在在干什么呢?會不會還像以前那樣“貓”在家里喝酒打麻將呢?帶著這個疑問,記者來到了喀喇沁旗西北部的美林鎮(zhèn)美林村采訪。
走進位于環(huán)美林谷公路西側的村委會院子,一間屋子前面幾輛停放整齊的自行車、摩托車引起了記者的注意,走近一看,門口旁邊的墻上掛著一塊寫有“草原書屋”的牌子。輕輕推開門,一群黝黑結實的莊稼漢,或站在書架前精心挑選,或端坐在書桌前捧書閱讀,還書、借閱、登記的隊伍竟長龍般地排到了門口。記者在靠近門口的一張桌子前坐了下來,仔細觀察了一下這個“草原書屋”,屋子里共12張書桌、20多個凳子,屋子的南邊是一組統(tǒng)一樣式的書柜,上面整齊地擺滿了各類書籍,東面的墻上張貼著圖書借閱、管理等制度。讓記者驚嘆的是,雖然看書的人很多,但是屋子里卻很少有人說話,偶爾有登記和還書的時候也都是壓低了聲音,看來,知識真的能夠改變一個人。
記者悄悄地和身邊的一位村民聊了幾句,他姓趙,他說自己一有時間就過來看書,最喜歡看種養(yǎng)方面的書,“現(xiàn)在種地也要講究科學才行,不懂知識就不可能發(fā)家致富。”村黨支部書記王桂林介紹說,他們村共有445戶、1645口人,這個草原書屋建的時候沒花村里一分錢,現(xiàn)在到書屋來看書借書的村民越來越多了,特別是到了農閑的時候,每天都有二三十人來這里看書,有的在這看不完,就借回家里看。村民大多喜歡看的是種養(yǎng)類的書籍,醫(yī)療保健類的書籍也很受歡迎,群眾們都說這是政府為老百姓辦的大好事。
“人勤春來早,春早人更勤”,小小的草原書屋里濃濃的文化味讓人們感受著春天的氣息,也讓人們看到了現(xiàn)代農民的新面貌,看到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