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夏令營講道:去一次大草原是幾乎每個人的夢想,感受那種天蒼蒼野茫茫的遼闊的感覺。下面是一個作家所描述的安固里大草原。
我三十歲前騎過兩回馬。第一回是九十年代中期,上大二那年去岳陽春游,在岳陽的游樂場里騎過一次馬。那兒的跑馬場是用木樁圍的一片沙地,馬跑一圈怕不到100米。我騎馬跑了一圈,感覺馬剛放開腿跑,便又剎住了,心里很不爽,總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第二回是兩年前,去家鄉(xiāng)對面的小島玩,在小島上遛了一趟馬。為何用“遛”字呢?因為馬兒壓根地沒辦法跑起來,只能沿著島上惟一的一條馬路走一圈。因此騎在馬上,心里也恨恨的。恨什么呢?當(dāng)然恨不能策馬揚鞭,不能肆意縱橫。經(jīng)過這兩次后,我心里便有一個愿望:要是能去草原騎馬該多好!在一望無垠綠油油的草原上,騎在馬上,任馬馳騁,真有點逐鹿原野的英雄氣慨,多爽!
因此,我向往草原,夢想在那兒策馬揚鞭,肆意縱橫。我也在夢中描繪草原,她該是如歌聲所唱“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她該如詩詞所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那兒該是一望無際的綠野,白色的羊兒像云彩在綠野上游動,美麗的蒙古族少女,穿著民族服裝,抱著小糕羊在山坡上悠閑地坐著……
帶著這些留存在心底深處的夢,我高興地向草原奔去。大巴車從北京出發(fā),經(jīng)過6個小時,才到達安固里草原。可是下了車,我的心卻一點沒有了激情,心里想:安固里,你能稱得上是草原嗎?天空是灰濛濛的,沒有尉藍的底色,也沒有白云。這倒其次,這種灰,也能讓人感覺一種曠古的味,那還不至于讓心如此失落。我心里失落的是草原的草,在我們南方,如今正是雜草長得歡的時候罷,可安固里草原的草卻像癩子頭上的頭發(fā),稀稀落落地長著,放眼遠望去,那綠色雖然也能勉強連成一片,但那味卻很淡很淡,淡得似乎叫人對生命有種憐惜的感覺。草下面是細細的沙子,而不是泥土。這是一種可怕的信號----草原正在荒漠化呀。這兒是看不到真正蒙古包的,當(dāng)然也不可能看到清純可愛的蒙古族姑娘抱著小羊悠閑地站在山坡上,守候著羊群了,就是在度假村唱歌跳舞的女孩,我都懷疑,她們是不是漢族人裝的。
沒有了激情,對騎馬也驟然缺乏了興趣,感覺心里悶悶的,有一種沉重的失落感。我離開三五一群的同事,獨自往草原深處走,望想能尋找一些安慰。什么安慰呢?自己也說不清。
安固里草原度假村除了騎馬外,也沒有什么其他好玩的娛樂項目。度假村門口有一個魚池,供人垂釣。池里的水有些發(fā)綠,上面還漂浮著不少死魚,兩名工作人員正在用網(wǎng)子撈呢。想想在家鄉(xiāng),隨便那條小溝、魚塘都比這兒強吧,且不說魚兒是天然的,就是水也清潔許多??墒羌词惯@樣不到一畝水色已經(jīng)發(fā)綠的小池,周圍依然圍滿了垂釣者。他們可能只是滿足一下垂釣的樂趣吧,就像我們對于騎馬。
但垂釣是吸引不住我的,我的心在尋找某些東西,草原深處的某些東西。安固里草原,你還能稱草原嗎?
馬棚旁的告示上提示,前面有一個渡口。有渡口,就意味著前面有河流或湖泊。我決定去渡口看看,也看看草原的湖。走不多遠,就見到一個怪石,石上刻有一行字“安固里淖爾”,“淖爾”兩字是蒙古語湖泊的意思,意思可能是說前面就是安固里湖。可是哪有湖呀?就是水坑也不見一個。不過前面的地面是白茫茫的一片,似乎在不久之前,那上面還有水。水是什么時候退的,湖干涸了多久,它還會煥發(fā)生機,重新變成水天一色的湖嗎?這些我不知,但現(xiàn)實提醒我,照目前的情景下去,十年后,安固里怕不能稱之為草原了吧。我順著如同鋪了一層白地毯般地面往干涸的湖的深處走去。走了兩三里地,直至地面承受不住我的重量,一步一個坑后,我才止步。但我依然沒看到一個小水坑,只是從腳上感知,這兒還較濕潤,還不是沙漠。放眼望前邊,遠得似乎是荷葉,可能是真正的湖。但我卻不親自去體驗了。只是在心里想,十年,二十年后,它們會不會像羅布泊,變成沙漠呢?也許不會,我心里只能說但愿如此了。安固里草原,你還能稱草原嗎?
從干涸的湖上返回,我也要了一匹馬。騎在馬上,我也稍許滿足了一下肆意縱橫的感覺,畢竟,這兒空曠,比上兩次騎馬的感覺爽多了。可是因為上述的失落感和發(fā)自內(nèi)心的憂慮感,使我終不能有痛快淋淳的感覺。也許,我是將這種感覺預(yù)留著,留到真正的草原上去發(fā)泄吧。
可是什么時候,我才能去我夢想中的草原呢?夢想中的草原會不會又讓我有失落感呢?我不知,也不愿去知道。
報名參加
草原夏令營就可以去大草原感受大草原的文化和歷史了,即可以學(xué)到知識又可以跟著同學(xué)們一起玩,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