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讓咨詢顧問主動聯(lián)系你吧!
許多家長一面對孩子的生活大包大攬,不給孩子自己動手的機會,一面又總是抱怨孩子依賴性太強,獨立性太差,怕孩子長大后不能面對競爭激烈未來社會。北京西點軍校夏令營的小編覺得,其實家長的認識和教育行為都至關(guān)重要
1、在思想上要明確認識,高度重視
3歲前的孩子,可塑性最強,最容易接受教育,這是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的最佳期。這時期的孩子,凡事都要看一看,做一做,他們對成人做的事常常表現(xiàn)極大的興趣,看見大人掃地,也到處找掃把;家里來了客人,馬上搶著遞拖鞋;明明還不會疊衣服,卻偏偏要“自己來”……這些行為,其實都是孩子獨立意識發(fā)展的表現(xiàn)。但由于孩子的骨骼、肌肉等等發(fā)育尚不完善,動作還不協(xié)調(diào),因此常常會弄臟了衣服,損壞了東西,對此,家長要有正確的認識,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視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多理解,寬容孩子的“錯誤”,支持孩子自己動手。否則,錯過這個時機,等孩子的依賴性形成后再想補救,那就十分困難了。
2、在行動上要提供機會,大膽放手。
孩子的能力是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獲得發(fā)展的,沒有鍛煉的機會,孩子的獨立性培養(yǎng)也就無從說起。因此,家長在行動上必須解放孩子的手腳,為孩子提供各種各樣的實踐機會。放手讓孩子去做那些應(yīng)該做并且又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吃飯、穿衣、洗臉洗手、收拾玩具等自我服務(wù)性的勞動。同時,孩子的事應(yīng)盡量讓孩子自己去思考、決斷。如玩具應(yīng)該放在什么地方,玩什么,與誰玩等等。另外,還要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shè)條件,讓孩子做家長的小幫手,培養(yǎng)孩子的各種能力,如擺碗筷、擦桌子、整理書柜、到鄰居家借還東西,到附近商店買東西等等。只要孩子想做的,愿意做,就要大膽放手,即使孩子做得不好也沒關(guān)系。其實在平時的生活中,家長如果不放心又不想讓孩子太過依賴家長,沒有自覺性,作為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活動,比如媽媽刷碗的時候,就讓孩子過來和媽媽一起刷碗,家長刷大的,孩子刷自己的小碗;又比如媽媽洗好了衣服就讓孩子幫忙一起晾曬,媽媽曬大件衣服,孩子就幫忙晾曬襪子之類的小物件。這樣久而久之,孩子也得到了鍛煉,家長也得到了和孩子親密互動的快樂,更加融洽了家庭的氛圍。
熱門文章推薦:
閱讀上一篇:這個夏天北京青少年夏令營帶你走進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