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位于房山區(qū)琉璃河鎮(zhèn)董家林村,距京城40公里,遺址長37公里,寬16公里,面積近6平方公里,分為墓葬區(qū)、居住遺址、城址、車馬坑等,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周遺址是西周時期北方重要邦國―燕國的都城遺址,展現了北京城三千多年前建城時的狀況和文化風貌。是全國同時期遺址中,文化遺存最豐富的遺址,出土了一批帶有堇銘文的青銅器和大量精美的陶、玉、石、漆器、瑪瑙器等。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北京城之源”之名。遺址內有博物館,是古文化遺址與文物陳列相結合的考古專業(yè)性博物館,主要展示了西周時期燕國都城的城垣與燕國貴族墓葬出土文物。
西周遺址的墓葬區(qū)占地20667平方米,樓閣式建筑,仿唐風格。大部分為奴隸主的墓葬區(qū),其墓穴均為長方形,多有殉葬奴隸。陪葬品的種類更是繁多,有馬車、石斧、骨箭、戈矛及骨刺裝飾物等。
館內有展廳、文物庫和兩處墓葬處、兩處車馬坑。展示的文物中有北京歷史上發(fā)現的最大的青銅器董鼎和矩鬲,刻有43字銘文。
遺址自70年代發(fā)現以來,已出土珍貴文物數千件。不僅具有重要的學術價植,也進一步證實北京是具有30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古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