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部分家長來說,說到孩子就要說孩子的成績,孩子什么都可以不行,就是學習不可以不行,孩子去幫助父母做事情,就有父母會說要你做什么事情,你去做你作業(yè)去,不要想偷懶。如果孩子對于什么才藝或者運動非常感興趣,家長就會說,你要是能拿你對于這件事的一半的心思放在學習上,我就不會為你學習擔心了。
在很多家庭中或多或少都發(fā)生過這樣的一件事情,一個小女孩正在家里寫作業(yè),爸爸下班回來了,她馬上倒了一杯茶水,遞到爸爸面前:“爸爸,請喝茶!”誰知,爸爸冷冰冰地說:“去去去,寫作業(yè)去!別趁機跑出去玩!誰用你倒茶,多考個100分比什么都強!”
2016年感恩夏令營老師表示,孩子心中剛剛萌發(fā)出來的愛的火花,就這樣被父母無情地撲滅了。漸漸地,孩子明白了,父母所要求的就是他考高分,上重點學校,別的什么都不需要了。
還有家長會說孩子怎么不知道感恩,完全不管父母有多么辛苦,對此,感恩夏令營老師表示,無情無義的孩子的出現(xiàn),是家長教育者過度溺愛的結(jié)果。
愛不是天生的,是后天習得的,你不讓孩子做,他就永遠不懂得什么是愛,如何去愛。一位朋友的母親生病住院了,朋友的妹妹在醫(yī)院陪伴時,只是一味地在床邊坐著, 既不知主動給母親倒水,也不知主動問母親有何需要,所以母親特別盼望朋友去陪伴。后來說起此事時,朋友的妹妹說:“我不知道呀,你們從來沒有人告訴過我要怎么做,我怎么知道呢?”原來朋友的妹妹是最小的孩子,從小被父母,姐姐寵愛,卻不知如何去愛。教育者一味包辦代替,讓孩子坐享其成,孩子沒有施愛的機會,這樣孩子的愛心是無法培養(yǎng)的。
2016年感恩夏令營老師溫馨提示,愛是一種延續(xù),愛是一種積累,沒有積累和延續(xù)就很難形成愛的習慣,當你期望它出現(xiàn)時,它就不會出現(xiàn)。愛的積累和延續(xù)除了需要有充分的施愛機會外,還需要被回應,被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