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生活中有這些鏡頭嗎?到超市買回一大堆零食,回到家,孩子迫不及待地打開包裝,旁若無人地吃了起來,完全忽視了家中還有其他人存在;您給孩子買了一件禮物,孩子沒有感謝您,反而嫌棄禮物不合他的心意;天氣變冷,孩子的爺爺奶奶叮囑孩子多穿些衣服,孩子朝著老人嚷:“我不冷!”??
當我們看到或者經(jīng)歷這些的時候,我們不禁會疑惑:這些孩子是怎么啦,怎么這樣不懂事?難道說,獨生子女的心中,永遠只有他心中的軌跡?我們的孩子怎么會變得這樣自私無情?
其實,在我們驚訝的同時,不要忘記反思自己的行為:我們給孩子感恩的教育了嗎?
曾經(jīng)有過這樣一個故事,一15歲少年舉刀向自己的母親砍了46刀。圍繞這一話題,不少人議論紛紛,多數(shù)人的意見是,問題的根源是父母對孩子教育方式不對。這些人的假設是,如果母親對孩子不那么嚴厲,如果母親給孩子多一些溝通,如果母親不是采取粗暴的方式管教孩子,如果??幾乎所有的指責統(tǒng)統(tǒng)指向母親。 對這種單向指責,我確實不敢茍同。我認為,且不說母親對這個孩子的生活一直照顧很好,如何為怕他上網(wǎng)等等操心擔心等,單說這砍向母親的46刀,就讓人無論如何都沒法原諒,因為,15歲,已畢竟是一個應該明白事理的年齡。在他的心中,如果有一點感恩的火星,我相信他就無法把屠刀舉向母親。不需要其他任何理由,只有一點就已足夠,這就是母親15年的養(yǎng)育之恩。
北京感恩軍事夏令營表示,在現(xiàn)在的家庭中,孩子永遠是一個小太陽,全家都以他為中心,孩子要什么父母就給什么,久而久之孩子就認為這些都是父母應該做的,使孩子只知道要求別人的關心,不會去關心別人,感激他人。就會讓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養(yǎng)成自私自利的惡習,只知道受恩不知道感恩,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報。作為父母我們應該讓孩子明白父母對孩子的愛是需要得到精神和物質(zhì)的回報的。一旦孩子懂得回報了,父母的愛才有積極的意義。